谭群玉,中山大学史学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宣传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研究专长为马克思主义解释史、西方思潮东渐与中国社会意识转型。曾获得过省级优秀教师称号,是在史学和哲学两个学科领域均有过长期积累并各自取得了系列有影响研究成果的、具备跨学科视野和研究经历的学者。
已在《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近代史研究》《思与言》(台北)和《现代哲学》等多学科高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相关成果曾被国家级权威综合文摘刊物《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哲学动态》、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文摘》、中山大学主办出版的《论衡》以及上海复旦大学主办出版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年度报告》等报刊杂志及以书代刊的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专书编摘、部分转摘或全文收录。相关成果还被《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转型中的近代中国》、《毛泽东与当代中国——认知性研究的视角》等论文集全文收录。
作为第一作者出版著作一部,主持集体写作出版专著一部;独立编辑出版论文集一部;参与撰写、编辑并已经出版专著、资料汇编各一部(套);主持编纂完成一套450万字的文集并已交付出版社出版。科研著作荣获省级集体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访学期间,曾先后到美国的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开展学术考察、交流和研究。在欧洲私访期间,曾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和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英国国家图书馆进行学术考察。曾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开展课题研究、学术考察和学术交流,并在香港大学、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澳洲的弗林德斯大学和欧洲的亚当·密斯凯维奇大学,参加“第四届国际研究生香港文化与社会学术研讨会”、“中山学术与两岸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和“认同与现代化”等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已经培养了二十多位硕士研究生和一位博士生,其中八位硕士生升入博士研究生,六位已升至副教授。多年来为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系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史》《马克思主义历史与经典》《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与解释》《马克思主义文献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政党与政治》《流派与论争》等多门课程。
【离职日期】:2024年8月
【现职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