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28

      2006年7月14-15日,由中国广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哲学系合作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研讨会,在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有来自中、英、澳三个国家九所大学、一所杂志(中国《求是》杂志)的20位学者,中山大学副校长李萍和弗林德斯大学副校长安妮•艾德瓦茨(Anne Edwards)出席了会议,并分别致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叶汝贤教授、英国肯特大学哲学系森•塞尔斯(Sean Sayers)教授作大会基调发言,中西方学者分别报告了自己论文的内容,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本次会议被视为“第一次”由中国的大学与国外大学合作主办的国际马克思主义研讨会,它为未来中外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与对话,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本次会议交流的内容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评估及其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西方现实关系问题研究。

      在本次中西方学者的思想直接碰撞中,尽管存在一些分歧,然仍有许多共通之处。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多元的,但马克思作为一个杰出思想家的显著贡献,是中西方学者的共识。本次交流的最大收获,是促进了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彼此了解。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学者首次在域外举行的国际会议上,直接推介本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的成果。西方学者对中国该类问题研究的饶有兴趣,证实了民族特色的学术生命力。同时,中国学者在向西方学者的学习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要在纯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前沿,与西方学者平等对话、深入交流,还有不小的努力空间。本次交流已开了个好头,会议的主办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在校方支持下,决定将类似的国际交流活动制度化,以使中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界的交流与对话,能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和地域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