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19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10
郭台辉教授主讲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19期
2014年6月23日下午,由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19期在中山大学锡昌堂420会议室举行。本次研习会的主题是“西方公民身份教育的概念反思”,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郭台辉教授主讲,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郭忠华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朱健刚教授评论。马天俊教授、谭群玉副教授、杨玉昌副教授、郝亿春副教授、曹坚副教授、龙霞博士、王硕博士、马万东博士、郭奕鹏博士等三十多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公民身份教育”的概念虽然在西方学术界只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但却是当今学术研究、官方文件与大众媒体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郭台辉教授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从研究缘起与问题、概念的兴起背景、概念的形成路径、概念的特征定位等几个方面对“公民身份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概念反思,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郭教授认为,对公民身份教育概念的理解必须跳出当今西方既定的自由、民主或共和的观念框架及假设,回归公民身份的最原初含义。“公民身份教育”是个体公民与共同体以及公民之间相联系的公共纽带,它旨在提供一种整合起来的力量,让来自不同地方文化、社会与家庭背景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其后,朱健刚教授对郭教授这项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肯定,其看似批判性的反思实则是一种对概念的拯救。随后,在座师生针对本次研习会的主题与郭老师进行了热烈地互动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