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12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10
谭安奎副教授主讲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12期
2013年3月29日,逸仙实践哲学研习会第12期在本所会议室举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谭安奎副教授在本届研习会上做了“魅影重重的好公民形象:反思当代西方的公民性(Citility)研究”的报告,林育川博士担任报告的主持人和点评人。
谭安奎副教授在报告中梳理和比较了西方当代三种重要的政治思潮,认为古典自由主义的公民性理论把公民性确立为私人性的美德;商谈民主关注的重点是与公共商谈相关联的公民性,从而对于公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其理论内含的完善论可能会导致对某些公民的强制和排斥;相比较而言,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既能实现公民的公共自主性与私人自主性二者的同源共生,又能避免商谈民主所带来的强制和排斥。因此,罗尔斯的公共理性理论对于重构公民性是最成功的方案。最后指出,上述的所有方案对于公民性的要求,都不要求公民的参与美德,因此无法解决现代社会公民参与动力缺乏的问题,也无力于重塑公民的参与美德,就此而言,当代西方政治理论所描述的好公民形象仍然是魅影重重。本所徐长福教授、谭群玉副教授、林育川博士和龙霞博士老师和部分同学参与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