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术交流
1、2014年4月12日,徐俊忠教授与林育川副教授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毛泽东思想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捷担任论坛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慎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沙健孙、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许全兴等参加了本届论坛。
论坛分为大会发言和分论坛会议两部分。徐俊忠教授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新中国毛泽东农治思想研究”的报告,林育川副教授在分论坛会议上发表题为:“延安民主新路与群众路线”的报告,并代表本分论坛在大会上做总结汇报。
2、2014年4月12日,徐长福教授应邀参加由浙江大学哲学系主办的“2014年全国希腊哲学研讨会”,提交并报告了专题论文“四谓词抑或二谓词:对亚里士多德述谓划分理论的批判性重构”。
3、2014年5月10-11日,马天俊教授应邀参加《哲学动态》编辑部、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空间理论的政治向度——全国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讨会”,提交并报告了专题论文“商品时空结构的哲学评论”。
4、2014年6月28日,林育川副教授应邀参加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革命根据地法制研究所举办的“陕甘宁边区宪法与民主主题研讨会”。著名法律史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张希坡教授、中国社科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荣誉学部委员刘海年教授、延安大学曾鹿平教授先后为会议致开幕辞。林育川副教授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题目为:“重解延安民主新路——从赛尔登与纪保宁对延安民主之‘惑’谈起”。
5、2014年10月13日,马天俊、徐长福两位教授在长春参加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主办的“纪念高清海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6、2014年10月18-19日,徐长福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参加由“青年哲学论坛”、《哲学研究》编辑部、《哲学动态》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会上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是否应以人民同意为前提?——从列宁与考茨基的一场争论看马克思主义执政观的两歧”的报告。
7、2014年10月20日,徐长福教授应邀在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作了“为人民服务是否应以人民同意为前提?”的学术报告。
8、2014年10月9-21日,吴重庆教授赴英国参加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主办的“中国乡村宗教研讨会”(The workshop on religion in rural China )。
9、2014年11月1-2日,徐长福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由华东师范大学知识与行动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知行哲学的当代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实践之“我”与理论之“我”——笛卡尔之“我”的语用调查》的大会发言。
10、2014年11月8-9日,徐俊忠、吴重庆教授在海口参加由海南师大具体承办的首届“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中国农村发展”论坛,该论坛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发起、由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发起主办。
11、2014年12月1-2日,徐长福、马天俊、刘森林、陈长安在清华大学参加由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研讨会。徐长福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黑格尔Subjekt概念的两个维度与三层含义——基于《<精神现象学>序言》的一个理解”的大会发言。马天俊教授作了题为“错位与继承: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理性狡计”的大会发言。刘森林教授作了题为“自在之物与物化”的大会发言。陈长安讲师对陈浩博士“什么样的主观自由才能见容于共同体”发言进行了点评。
12、2014年12月4日,徐长福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作了题为《笛卡尔的“我”究竟指什么?》的学术报告。
13、2014年12月5日,徐长福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了一场《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反差》的学术报告。
14、2014年12月28-30日,刘森林教授在厦门参加由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研究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虚无主义的本质与克服:马克思与尼采的思路”的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