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学术交流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10

1、2009年1月6日,王晓升教授赴苏州参加由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全球化时代的资本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辖域化与去辖域化”的大会发言。

2、2009年5月20日至23日,应香港浸会大学Stephen Palmquist教授的邀请,徐长福教授赴香港参加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th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Departmen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举办的“康德在亚洲”(Kant in Asia: The Unity of Human Personhood)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了主题为“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A Priori Freedom and A Posteriori Freedom)的发言。

3、2009年9月10日至10月1日,郑永廷教授在上海、杭州、北京、武汉、福州、深圳、广州等地教育机关与高校作题为“当代精神文化的价值与发展”的讲座。

4、2009年10月14-24日,王晓升教授参加由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举办的“利奥塔的转变过程学术研讨会”,并在会议上作“Universal Pragmatics or Special Pragmatics : On Habermas and Lyotard’s conception of justices”(“普遍语用学还是特殊语用学:论哈贝马斯和利奥特的公正观”)的发言。

5、2009年10月15-18日,林育川博士参加在南昌大学公共管理系举办的“共产党与人权保障”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毛泽东人民权利思想的当代价值”的发言。

6、2009年11月7-8日,刘森林教授参加了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市民社会与国家暨第四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刘森林教授作了题为“Versachlichung:物化逻辑的重新审视”的发言。

7、2009年11月13-15日,王晓升教授赴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第四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共同发起,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王晓升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市民社会、公民社会与国家——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再思考”的大会发言。

8、2009年11月15日,郑永廷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主持全国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会议。同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永廷总结了上届学术委员会工作,刘川生书记、刘贵芹副司长为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各位专家学者就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难点、热点问题以及研究会的发展展开了讨论。

9、2009年12月21日,刘森林、王晓升教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行的“坚持、发展、研究、创新马克思主义——靳辉明学术思想研讨会”;刘森林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内在主体到群体主体:马克思对近代人道主义的超越”。王晓升教授提交的论文题目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述”。

10、2009年12月25-27日,徐俊忠教授、谭群玉副教授参加在湘谭大学举办的“第二届毛泽东论坛”,在会上作了题为“毛泽东的遗产: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沉重资产”的大会发言,谭群玉副教授作题为“西方视域下的毛泽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大会发言。

11、2009年12月27-30日,林育川博士在美国纽约参加“当代马克思主义、当代社会主义与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学术会议(Contemporary Marxist Theory, Contemporary Socialism, and the Current World Economic Crisis)。该会议由美国哲学联合会(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组织,林育川博士提交了题为“佩弗的正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Peffer’s Theory of Justice and Marxism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ocialism)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