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学术交流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10

 

1、2007年4月3日,我所徐俊忠、刘森林两位教授参加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三届广松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会议”。会上,刘森林、徐俊忠以当代性的新视野分别就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的关系、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人权思想向大会作了发言。

2、2007年4月,谭群玉参加在广西南宁由中国民盟广西区委、广西社科院、广西社科联共同举办的“陆荣廷与桂系”学术研讨会,会上作了题为“转型时期武力派与国会政派的政治较量”的发言。

3、2007年5月13日,本所三位研究人员徐俊忠、刘森林、谭群玉参加了由山西大学主办的“特区模式开启山西崛起金锁”的学术研讨会。会上,刘森林教授从自己当前的研究方向,即“发展”研究,引入到对主题的思考,进行了大会发言。会后,会务安排与会人员对山西大寨进行了实地考察。

4、本所专职研究人员刘森林教授以合作研究的方式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为知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期一年,从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

5、2007年8月20-24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7年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与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等专题展开热烈讨论。我所李尚德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题发言。这次大会听取了庄福龄会长所做得学会工作报告,同时进行了换届选举。

6、2007年9月我所李尚德教授作为广州人才管理考察团顾问,应邀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行了考察访问。莫斯科大学副校长、哲学系系主任米洛诺夫教授热情接待了考察团全体成员。他详细介绍了莫斯科大学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米洛诺夫副校长和哲学系外办主任安娜单独就“当代俄罗斯哲学发展的问题”与李尚德教授座谈。米洛诺夫教授重点介绍了当代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的复兴及各马克思主义派别的学术研究特点。与此同时,双方共同提出了开展学术交流的意向,以便进一步促进我所与莫大哲学系的学术合作和联系。

7、2007年10月17日,德国卡塞尔大学施密德·科瓦契克教授在文科楼8楼马哲所会议室作了以“黑格尔与历史辩证法——辩证法概念辨析”为主题的学术报告。

8、2007年10月10-13日,徐长福教授参加在苏州大学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该次论坛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徐长福教授提交会议的论文题目为:“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范式的危机刍议”,并在大会上宣读,受到普遍好评。

9、2007年10月21-24日,王晓升教授参加由南京大学举办的“欧洲思想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了“政治正义与道德正义”的大会发言。

10、2007年10月25日,叶汝贤、徐俊忠、王晓升三位教授参加由广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和广东哲学学会在省社科联召开的“广东哲学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

11、2007年11月9-11日,徐长福教授参加了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的“第四届马克思哲学创新论坛”,在会上作了《拯救现象与拯救实践——异质性问题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大会发言,该文已收录会议论文集。

12、2007年11月15-17日,刘森林教授参加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举办的“阿多诺论坛”。

13、2007年11月28-29日,刘森林教授参加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举办的“社会冲突的个人化”学术会议。

14、2007年12月2日,徐长福教授参加“吉登斯与现代社会理论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论劳动的全球化”的发言,吉登斯给予了点评。吉登斯是60年来首位莅临广东的跨学科学术思想大师,他建立的“结构化理论”在全球学术界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所专职研究人员与国际一流思想大师展开高端对话,提升了本研究所在学界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