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讲坛第9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10
塞耶斯教授主讲实践哲学讲坛第9期
2016年10月28日,由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所主办的实践哲学讲坛第9期在锡昌堂召开。本次讲坛的主讲人是英国肯特大学的肖恩·塞耶斯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之进步理念》。
塞耶斯教授指出,历史进步理念这一主题是马克思的哲学中最有争议的主题之一。通常认为,马克思的进步理念直接从黑格尔那里发展而来,但二者也有根本差别。在进步理念的领域,马克思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异同尤其明显。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历史不是一连串纯粹任意的或偶然的事件。存在“历史中的理性”。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定律性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同样的看法。接下来,塞耶斯教授的演讲以辩证的和历史的阶段、进步、唯物论与观念论、《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论印度、进步的意义、进步与幸福、单线型历史概念和东方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小题目分开详述。
在塞耶斯演讲结束以后,马天俊老师评论道:塞耶斯的发言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是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的理论的,二是他很关注中国的现代化问题。
在问答环节,有同学提出,高度繁荣的经济社会为一个大家想革命的时期创造了一个无意识的物质条件,但是无意识的条件始终不等同于革命意识,既然从无意识到意识存在一个鸿沟,那么革命的促成到底需不需要特别的宣传。作为回应,塞耶斯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但是回答起来十分困难。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从经济到文化的各个方面来具体回答,由于每个地方的经济和文化条件都不一样,所以回答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