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坛第147期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12-25

2023年10月7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以下简称“马哲所”)主办的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147期在锡昌堂515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德国柏林MEGA编辑促进协会主席、《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论丛·新辑》主编罗尔夫·黑克尔(Rolf Hecker)教授做题为“马克思恩格斯与法文版《资本论》”的主题报告。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哲所系陈长安副教授担任主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副主任徐洋编审担任德文翻译,哲学系徐长福教授、凌菲霞副研究员、张子骞博士后、卢俊豪博士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柳成雅助理教授,图书馆特藏部谢小燕馆员等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论坛伊始,陈长安简要介绍了黑克尔教授和徐洋编审。两位学者本日上午专程参观了我校图书馆收藏的六份马克思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原始手稿等特藏文献,印象深刻。黑克尔指出,法国于2018年出版了三本著作,其中收录了新发现的马恩与法文版《资本论》出版商拉沙特尔之间的通信、法文版《资本论》的出版合同以及其他31份书信和文献。其中,就包括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的马克思1875年1月20日致拉羽尔书信。

报告之初,黑克尔介绍了法文版《资本论》(以下简称“法文版”)出版合同要义。合同规定:法文版要使“最不宽裕的人也能买得起”,以分册形式出版(44个分册),分为9辑,每辑5个分册,最后一辑4个分册。拉法格垫付2000法郎出版费用;出版商向译者鲁瓦支付1500法郎稿费。马克思要求出版商每分册赠送100本样书,分发给英国、美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新闻界与工人协会等机构。

关于法文版的装帧和印刷经过。马克思对雕版画像不甚满意,寄送本人照片,出版社最后仍采用画像。马克思于1872年3月18日致信出版商,担心本书所用研究方法让法国读者感到困难,又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小传本应由拉法格撰写,由恩格斯向拉法格提供材料。恩格斯认为小传是1848年以前德国共产党和1852年后社会党的简史,将会成为一个以马克思为其最高体现的党的历史。1873年3月31日恩格斯寄出小传。出于政治考虑,出版商拒绝在法文版刊印小传。

从1872到1875年,法文版的翻译、校订、印刷及出版历时三年多方才完成。法文版在德文第二版的基础上校订完成,是马克思生前校订定稿的唯一外文译本。马克思在法译本“跋”中强调法译本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关于巴黎公社之后的拉沙特尔出版社概况。法文版作者、译者、出版商和印刷商分居四地。出版社经理韦努伊埃于出版商逃亡期间,管理出版社并继续出版法文版。政府任命的出版社临时管理人凯拖延出版工作,奥利奥尔在法国积极传播《资本论》第一卷。

关于这批书信的来源和去向。这批书信均发现于奥利奥尔的家族遗产。鲁昂大学教授弗朗索瓦·戈丹(François Gaudin)曾联系奥利奥尔家族出版这批书信,后者将马恩大量书信借给鲁昂大学进行电子化处理。由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无意收藏这批书信,2018年以来,这批书信在国际市场上陆续被高价拍卖,部分藏于维也纳某旧书商。中国中山大学图书馆收藏了马克思1875年1月20日致拉羽尔书信。               

报告结束后,论坛进入交流环节。徐长福提问:法文版的出版是否为马克思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益?新发现的书信与我校馆藏马恩书信是否出自前苏联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凌菲霞提问:撰写一份作者小传对于马恩来说为何如此困难?李岱提问:除《米勒字母表》外,有无更好的材料用于辨识马克思的手稿?

黑克尔分别回应道:马克思的稿酬微薄,研究院藏马恩手稿没有流失。撰写小传的做法在当时并不流行,马克思在法国声誉不高,恩格斯希望小传更清楚详实。《字母表》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辨识马恩手稿的产物,各时期辨识结果仍然有误,《字母表》对辨识的帮助有限。陈长安强调了构建适合中国人的马恩原稿笔迹数据库的重要性。

交流环节结束后,陈长安向黑克尔赠送论坛纪念海报,并一起与徐洋合影留念。至此,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147期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