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讲座第5讲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08-05

2023年629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现代哲学杂志社基地、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讲座”第讲在腾讯会议开讲。本讲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陈曙光教授主讲,主题为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新形态”。讲座由中山大学马哲所暨哲学系马天俊教授担任主持人,共有来自校内外的500师生参加。

报告开始前,马天俊教授作了开场致辞。他指出世界大变局是涉及世界经济地理、全球治理格局、国际政治版图等诸多领域的整体性动向,是世界体系的结构性调整,关乎人类前途命运。西方中心论的破产,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是这场世界大变局的深层意蕴。本次讲座对于理解和把握“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关键议题的意涵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马天俊教授向与会师生简要介绍了陈曙光教授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

陈曙光教授在讲座中首先表示,在世界政府缺位的情况下,美好的全球共同体生活之所以可能,一个重要前提是建构各民族国家普遍认可的人类文明,即全人类普遍交往中共同遵循的交往理性、文明规则。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演进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此次讲座主要围绕以下个方面展开:一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人类文明的出场,二是世界正义力量的崛起及其对传统人类文明的影响,三是人类文明重构的契机,四是建构人类新文明的基本方向,五是新文明类型

对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人类文明的出场,陈曙光教授指出,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世界史意义上的人类文明从此诞生。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为人类文明打上了资本的烙印,而西方文明也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基本底色。西方主导建构传统人类文明日益呈现出非正义的性质

对于世界正义力量的崛起及其对传统人类文明的影响,陈曙光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从道义上宣判了传统人类文明的非正义性,并指引了世界范围内的正义运动。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标志着世界正义力量的强劲崛起,改造传统人类文明迎来了历史契机。但由于多种原因,传统文明格局的重构未能真正实现。

对于人类文明重构的契机,陈曙光教授认为,世界大变局根源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就深层结构和本质维度而言,更是涉及全球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人类文明的重构。传统人类文明对全球社会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人类文明再次迎来历史性重构的契机。

对于建构人类新文明的基本方向,陈曙光教授表示,人类新文明不是由概念建构起来的,而是由实践建构起来的。重构人类文明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当今世界共同难题,其根本旨向在于超越西方性走向人类性、超越非正义走向正义。

对于新文明类型,陈曙光教授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元哲学层面的人类文明新理念,是指引未来道路的最高理念,是为中国所把握的世界精神,更是一种为实现人类文明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重构,凝聚全球发展共识与合力可能的人类新文明类型

报告结束后,马天俊教授进行总结。他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陈曙光教授结合当前世界大变局的形势,深刻剖析了有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问题。其中,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联系,人类文明交往的规范性,人类文明重构的契机,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意义等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有关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大有裨益。

最后,陈曙光教授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相关问题线上参会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

(供稿:李懿宸、欧阳兆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