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讲座第3讲
2023年5月19日上午,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现代哲学杂志社基地、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讲座”第三讲在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园锡昌堂103室和腾讯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开讲。本讲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原主任张神根研究员主讲,主题为“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马哲所暨哲学系马天俊教授担任主持人,共有来自校内外的300余位师生参加。
在报告开始前,马天俊教授作了开场致辞。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提出,是科学有效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也得到进一步深化。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中国式现代化,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和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次讲座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拓展,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于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关系的思考。随后,马天俊教授向与会师生简要介绍了张神根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
张神根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今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大,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重大原则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为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素材。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后,党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而改革开放更是探索的新起点,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打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经过40多年的不懈奋斗和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最终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此次讲座从三个方面探讨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密切联系:一是改革开放起步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二是全面改革开放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三是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
关于改革开放起步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张神根研究员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别于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根本前提。张神根研究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基于科学有效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基于对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状况的清晰了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入把握。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既实事求是地确定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又明确指出了现代化建设所应遵循的路径,规定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而正是沿着这样的方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
关于全面改革开放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张神根研究员认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十多年的实践揭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行路径。在这一时期,党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坚定地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功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在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完善。
最后,张神根研究员对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进一步概括,有效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第一,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第二,对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更高要求,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点。第三,提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进一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指明方向。张神根研究员认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成功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所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迸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报告结束后,张神根研究员就讲座内容与参会师生进行交流探讨。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必须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摆在首要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于如何区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两个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的问题,张神根研究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社会主义性质,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则更多强调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和阶段性特征,主要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所展现出的崭新面貌即为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现场交流环节结束后,马天俊教授进行总结。他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张神根研究员从纵向与横向的时空维度展开相关论述。所谓纵向,即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为线索来谈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所谓横向,即从西式、苏式等不同类型的现代化模式对比来谈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此次讲座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研究有关思想与实践大有裨益。
在讲座的最后,中山大学马哲所暨哲学系马天俊教授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嗣亮教授向张神根研究员赠送纪念海报,并合影留念。
(供稿:李懿宸、欧阳兆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