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2-05-30

    2022年5月13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哲学系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哲学学会、现代哲学杂志社共同主办,共邀请了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广州雕塑院等二十余所机构和院校的近四十位学者参加,并获赐论文三十余篇。研讨会分开幕式、大会主题报告、分组发言讨论、闭幕式四个环节。由于疫情影响,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5月13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周春健教授主持,周春健首先转达了中大哲学系主任、马哲所所长、广东哲学学会会长、现代哲学杂志主编张伟教授对各位与会代表的感谢,又简要阐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及《讲话》文本的重要意义,期待与会代表能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随后,中山大学徐俊忠教授和中大哲学系党委王丽霞书记分别致辞。徐俊忠教授强调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经典对当代思想界的启发性,他简要回顾了“讲话”的历程及产生的重大反响,指出目前学界对“讲话”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王丽霞书记表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从学术的角度认真研究这一文本,对于推进新时代文艺工作的繁荣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

   开幕式之后是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山大学吴重庆教授主持,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杨明伟局长、中央党校薛广洲教授和胡为雄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曹泳鑫研究员、中山大学李萍教授、广州雕塑院许鸿飞院长分别作主题报告。六位报告人既揭示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所解决的根本问题及时代意义,也指出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对当今社会的重要启示,并从艺术创作实践的角度展现了文艺作品对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大会报告之后是分组讨论,分两个会场进行。上午第一组第一场主要探讨了新时代对《讲话》的解读、革命与文艺问题;第二组第一场主要讨论了新社会主义文艺、《讲话》精神再诠释等论题。下午第一组第二场主要探讨了中国叙事哲学的转向、“文艺服务于政治”等论题;第二组第二场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旨向、左翼文学的论争及《讲话》版本文献系统等问题。第一组第三场主要讨论了“讲话”与党内政治文化的关系、红色歌谣对党的领袖形象塑造等论题;第二组第三场则着重从现代乐教、革命歌谣及“讲话”国内外研究综述等问题进行研讨。

   大会闭幕式由中山大学谭群玉教授主持,徐俊忠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并致闭幕辞。徐俊忠教授表示,从“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这一主题来看,“纪念”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旨在推动研究者进一步深入地阅读相关文献,在丰富的思想资源中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相关思想脉络。他还指出,习近平同志在建党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学界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阅读文献应该调整阅读视角,从而跳出《共产党宣言》中“东方从属西方”的论断。只有走新的道路,才能创造新的文明和获得新的解释。徐俊忠教授希望通过深化对“讲话”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整个文化文艺事业的真正发展和繁荣,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

     至此,本次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