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高端学术论坛
2021年5月26日,以“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锡昌堂举行。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联合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广东哲学学会、广东伦理学学会共同主办。哲学系党委委员、党政班子成员、师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等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由李萍教授主持,由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文科处处长李广众,哲学系系主任张伟致开幕辞。本次论坛旨在用学术讲政治,通过探历史之源、悟思想之力、举理论之旗、聚实践之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实际行动助力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
张知干主席指出,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隆重举办“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是中山大学一以贯之注重中共党史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体现,也是全省社科界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举措。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其所蕴含的思想建党、理论强党这一我们党的重要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同时也昭示了以科学理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拥有无穷的战斗力量。他强调,从“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中,当代社科专家学者要进一步增强高度的政治自觉、清醒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行动自动,准确把握好新时代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基本原则。
李广众处长指出,此次论坛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就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属于学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也是打造学术品牌、助推学术繁荣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深远的学术和政治意义。他表示,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既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又可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此次学术论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为“十四五”规划和下一个百年的理论创新进行深入探索。
张伟教授表示,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本次学术论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临近建党百年之际,我们一起就百年来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进行高端研讨,是一次迸发争鸣而又凝聚思想的盛会,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是对十四五规划以及下一个百年热切期许的表达。期待能听到更多真知灼见、更多独到见解,在切磋交流中厚植学术素养、提升学术水平。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美怡研究员向本次论坛特邀嘉宾和单位赠送了大型图录《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1840—1949》,并介绍了该书的编纂情况。本书由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建华主编,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编撰。
开幕式后,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徐伟新教授、吉林大学贺来教授、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尹德慈教授、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吉林大学王福生教授,中山大学徐俊忠教授、李萍教授、钟明华教授、谭群玉教授、沈成飞教授等分别做主旨报告,《哲学研究》黄慧珍编审、《广东社会科学》李振武副总编辑、《学术研究》罗苹副主编、中山大学徐长福教授、马天俊教授分别做主持与评论。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真诚的革命信仰与马克思主义自身强大的生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指引,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实践和不断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生命力得以证明。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创造出新的理论,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带领中国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攻坚克难,不断前进。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深刻的理论必然性、历史必要性和现实重要性。本次会议是哲学系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大会受到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对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