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坛第135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5-31

麦克莱伦教授主讲马克思论坛第135

2019年10月29日(周二)下午在中山大学锡昌堂103室召开。本次论坛主讲人是国际知名马克思主义专家麦克莱伦教授,主持人是中山大学徐长福教授,评论人是中山大学马天俊教授。麦克莱伦讲座题目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它的本质、张力和当代意义”。讲座结束后,中山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对麦克莱伦教授提出了许多问题,并一起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讨论的问题如下:

提问1:基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整,如何看待马克思提出的“两个必然”的命题?

麦克莱伦教授:我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很大。马克思说过,人类未来不是社会主义就是野蛮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并没有认为,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必然的结果。卢森堡在面对两个必然性时也是这样说的。根据马克思,资本主义无法持续扩展,这有经济的原因——逐渐下降的利润率,这也是2008金融危机的原因,还有生态的原因——资本主义需要持续扩张的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源,而资源是有限的,当资本主义无法扩张时,它就要灭亡了。一个替代选项是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是共产主义,这种生产方式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如果资本主义开始崩溃了,你必须有某种完全不一样的替代选项,那可能是法西斯主义,某种非常独裁的体制,那是可能的。但很明显,从人类繁荣发展的角度来看,最好的选择肯定是社会主义,这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提问2:您在报告中提到马克思对待两次鸦片战争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马克思为何会对落后国家的发展前景如此充满信心呢?

麦克莱伦教授:马克思想要复兴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譬如俄国的农村公社)的原因是,他看见了在这些社区内,存在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然被摧毁了的人们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非常黑格尔主义的历史观的一部分。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运动是辩证的,尽管后者超越了前者,但并未完全抛弃前者,后者保留了前者的有价值的部分。资本主义是人类本性和人类社会的反面,而在一些前资本主义社会里却存在这些人类关系的部分,在这些因素之上可以建立起某种社会主义的基础。早期马克思或许被德国浪漫派影响而持一种反动的历史观,他们认为前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社会,马克思并不认为这些是更好的社会,而是说它们包含有一些因素可以为将来的社会主义作为基础。

提问3:我想请问一下,在马克思的视域内,我们怎么处理批判和建设的关系?

麦克莱伦教授: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回答是,如果你在批判某事,特别是社会问题,那么你必须是以某种价值来批判它的。所以,你就是建构性的,你在提倡某种建基于不同价值上的社会。显然,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非常具有批判性的,但同时,他也是建构性的。资本主义不能使人们行使他们的本性,即自由的社会的创造行为,正因为他以这些价值来批判资本主义,他所提倡的社会就是一个建基于能提升人类本性和创造性的价值。你可以以一种乌托邦主义的方式来做这种事,但马克思走得更远,马克思是建构性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朝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必须的阶段。不论你是否同意马克思的思想,但马克思看起来,在批判社会和建构社会的结合上,是非常成功的。

提问4:教授您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马克思所认为的共产主义,它的本质是什么?

麦克莱伦教授:这是一个简洁的问题,但很困难。我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个能够保障人类能力最大限度发展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