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坛第116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5-31
周嘉昕副教授主讲马克思论坛第116期
2017年11月29日上午,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116期于锡昌堂504举行,此次讲座的主题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如何被发现的?”,主讲人是南京大学周嘉昕副教授,主持人和评论人分别是马天俊教授和陈长安博士。周嘉昕副教授是国内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并取得了突出成果的青年学者,他曾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对存放在那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手稿和文献有着深入和细致的研究。他首先从版
本的角度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逻辑顺序版、写作顺序版和MEGA版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也指出了这些版本在排序上的一些问题。然后,周嘉昕副教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文本与理论之间的“不平衡”的关系,以及这一文本在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在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不同解释。他追溯了《手稿》写作、流传和问世的历史,论述了《手稿》的问世渗透着唯物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阐释,文本的占有情况和理论阐释观念也影响了《手稿》的文本编辑,因此在今天重读《手稿》不仅需要文本的识别,同时也需要理论的反思。陈长安博士对这次讲座作了深入详细的点评,从MEGA版的角度对《手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许多专业的论据和材料。马天俊教授也对文本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大家讨论的看法,周嘉昕副教授针对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精彩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