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坛第102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5-31

侯小丰研究员主讲马克思论坛第102期

2015年12月7日下午,邀请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哲学编辑侯小丰研究员作了题为“编辑眼中的‘好文章’”的讲座。刘森林教授主持讲座并作了总结发言。

侯编辑从选稿的标准开始讲起,她认为好的稿件应具有宏观性和前瞻性,所讨论的问题不能太窄,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且要站在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动态。好的稿件应当积极地回应现实才具有生命力。侯编辑接着细分这些标准,认为稿件要突出问题意识,其核心是批判意识,要凸显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接着从投稿的技术性角度出发,投递的稿件题目要折射出问题意识和研究状态。稿件要言之有物(不空泛)、言之有据(论据翔实有力)、言之有理、一篇文章只要讨论一个问题就足够了,不必太宽泛,要“小题大作”。

侯编辑还从写作方式出发,认为论证是靠逻辑推演出来的而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避免使用“必须”、“应当”这样的断言。她还指出,文章的布局需要有层次,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然后概述论述的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撰写此文的必要性以及文章要解决的问题。

侯研究员特别提及摘要,她认为,摘要是所讨论问题的高度概括,是全文核心观点的提炼,是思想的浓缩。清楚明白是论文的底线。侯研究员以自己多年审稿经验出发,用过去好的稿件和退稿作比较,深入浅出地论述青年学者特别是在校哲学专业学生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她从选题价值、学术创见、研究方法、分析论证、文献征引、语言表述、整体评价出发,为我们形象地概括了如何写一篇“编辑眼中的‘好文章’”。

刘森林教授在总结性发言中认为,侯编辑的讲座对青年学生写作提供了方法和指导,对于师生都很有启发。在自由发言阶段,学生们就自己写论文中的困惑和问题与侯编辑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交流,同学们深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