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坛第39期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5-31

Sean Sayers教授来访中大马哲所并主讲马克思论坛第39期

2009年1月8日,来自英国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的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教授来访本所,并主讲第39期马克思论坛。塞耶斯教授主讲的题目是:《为何工作?马克思与人性》(WHY WORK?Marx and Human Nature)。塞耶斯教授对西方哲学中关于工作(work)的观点进行了精辟的梳理,进而论述了劳动与人性、异化及其克服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交流互动环节,师生与塞耶斯教授进行了气氛热烈的讨论。

此次论坛,同学们反应良好,普遍感到颇受启发。王晓升教授简练准确的翻译也给在场的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最后,徐长福教授做了总结发言,欢迎塞耶斯教授以后再来中山大学讲学,并对他此次来访讲学表示感谢。

附:塞耶斯教授发言摘要

为何工作?马克思与人性

为何工作?多数人会说他们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之道。这种工具性的观念也包含在享乐主义者以功利主义和经典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关于人性的解释之中,并且也影响了新近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流派。我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包含了一个更能令人满意的人性理念,而这植根于黑格尔的哲学。正因为如此,我们人类本质上是生产性的造物,而工作是一种潜在的自我满足与自我实现的人类活动活动。这个未被体验到的事实,可以在马克思用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评的基本原理中得到展现。

虽然共产主义在俄国等东欧国家发生了崩溃,但在中国却通过改革开放而得以保留。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不等同于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只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贫穷。再结合当前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来看,资本主义有着深层的矛盾。从中国的经验来看,资本主义也不是唯一可能的社会形式。纵观现存的一切理论和流派,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全面和最有穿透力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