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发表论文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05

1、刘森林:《“主体”在什么意义上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哲学动态》2011年第2期

 

2、刘森林:《从物化到虚无:关联与重思》,《现代哲学》2011年第2期

 

3、Xu Changfu, “The Relation between Marx and Kang You-wei’s Predictions on Social Progress in China”, Studies in Marxism (英国), Vol. 12, 2011.(这是作者第二次在该刊发表论文)

 

4、旷三平:《形而上学的“袪魅”——兼论哲学“终结”的“终结”》,《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

 

5、张宪:《马克思主义与基督宗教的精神价值》,《现代哲学》2011年第1期

 

6、谭群玉:《新启蒙运动性质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第2期

 

7、徐俊忠:《对先师仅有感恩是不够的》,王晓升:《虔诚勤奋读马列 有教无类育新人》,《现代哲学》2011年第1期“继往开来的广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题

 

8、荣剑:《中国史观与中国现代性问题——中国社会发展及其现代转型的思想路径》,《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12月(总33卷),2011年3月第1次出版

 

9、谭群玉:《新启蒙运动下的“新哲学”与自由主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0、刘森林:《“物”的意蕴: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8日

 

11、俞吾金:《论实践维度的优先性——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

 

12、徐俊忠:《毛泽东“虚君共和”构想的两次实践及其意义的历史检视》,《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

 

13、刘森林:《启蒙与焦虑:以<启蒙辩证法>为核心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4、马天俊:《天下-生态学——广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刍议》,《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

 

15、马天俊:《马克思物思想的形而上学探究:读<资本论>一得》,《学海》2011年第6期

 

16、林育川:《罗尼·佩弗“激进的罗尔斯主义”的社会正义论》,《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

 

17、徐俊忠:《“虚君共和”构想的两次实践及其意义》,《南方日报》2011年12月24日

 

18、徐长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国际化研究的一个范例——评默斯托主编的<马克思的《大纲》﹥》,《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19、[美]Alexander C. Cook著、林育川等编译:《第三世界的“毛主义”》,《现代哲学》2011年第3期 

 

20、[美]布兰特利·沃马克著,林育川、宋扬译:《从城市激进分子到农村革命家:20世纪20年代至1937年的毛泽东》,《现代哲学》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