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发表论文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05

1、刘森林:《<启蒙辩证法>与中国虚无主义》,《现代哲学》2009年第1期

 

2、刘森林:《从“劳动”到“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核心范式的演变》,《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3、刘森林:《“实践”解释的方法论思考:从一种主体性到另一种主体性》,《深圳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旷三平:《马克思自然范畴的本体论解读与生态审美观》,《现代哲学》2009年第2期

 

5、王晓升:《评鲍德里亚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概念的批判》,《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王晓升:《社会历史观研究中的微观分析与宏观描述——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的新视角》,《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2期

 

7、王晓升:《评鲍德里亚对社会历史进程的重新理解》,《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8、王晓升:《资本主义的再辖域化和解辖域化——德鲁兹和瓜塔利视角中的资本批判》,《哲学动态》2009年第5期

 

9、王晓升:《社会历史就是控制“欲望生产”的历史——德鲁兹和瓜塔利<反俄狄浦斯>的历史观分析》,《福建论坛》2009年第5期

 

10、王晓升:《论哈贝马斯对权利的重新理解——人权和主权:同源共生还是相互冲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11、王晓升:《在“公私分明”与“大公无私”之间——评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理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09年第3期

 

12、王晓升:《符号、控制和象征交换——评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矛盾和解决方案的论述》,《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13、谭群玉:《制度转型下国会议员与武力派的政治角力——以1918年军政府改组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9第2期

 

14、徐长福:《从<大同书>的原创性看现行哲学分科的弊端》,《东南学术》2009年第3期

 

15、李昀:《虚无主义、语言和创造性:尼采和德里达的界限》,《现代哲学》2009年第3期

 

16、Liu Senlin, “Die Dialektik der Aufkaerung und der chinesische Nihilismus”, Kritische Verhaeltnisse; Campus Verlag, 2009, ISBN978-3-593-39009-3(1.6万字)

 

17、郑永廷:《论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向与方式——兼谈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提高》,《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18、徐俊忠、苏晓云:《“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现代哲学》2009年第5期

 

19、张宪:《福音与革命——对近代基督宗教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反思》,《此行何处:文明对话二》,《世明文丛》第5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3月

 

20、徐长福:《马克思哲学中的“主谓颠倒”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21、徐长福:《意义分析与指谓异质性》,《理论探讨》2009年第4期

 

22、陈金龙:《试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社会传播路径——兼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5期

 

23、旷三平:《开拓唯物史观研究的新境界——为纪念恩师叶汝贤先生而作》,《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24、陈金龙:《试论国庆纪念的社会功能——以新中国国庆纪念为中心的考察》,原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第10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

 

25、王晓升:《评〈反俄狄浦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分析》,《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译文)

 

26、[澳]伊安·亨特著,徐长福译:《辩证法与双真法——对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的一种新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