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论坛·标识性概念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10-11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现代化这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不断开展出生机勃勃的学术自觉与理论创造,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作为时代课题的涌现,植根于中华民族丰富厚重的历史经验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

    为积极承担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任务,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处创新跨学科、跨院系、跨平台的协同机制,促进学术资源汇聚、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人文学部联合筹办“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论坛”,邀请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理论,立足跨国界、跨地域、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视野,创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主题、路径与方法。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成,离不开标识性的学术概念。具有解释力、原创性、逻辑性和生命力的学术概念,无不是在本土历史文化过程及政治实践中抽象而出,又能进入学术流通,为学人所用。传统中国形成有别于西方的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一些植根于中国社会与文明传统的内涵丰富而又尚未获得深入阐释的标识性概念一直讲用至今,诸如“天下”“生民”“食货”“文质”“道器”“良心”“天理”“山水”“江湖”等等;现当代中国丰厚的社会政治实践同样产生诸多影响广泛的概念,诸如“人民”“民族”“党政”“政法”“集体”“妇女”“文艺”等等,构成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基于中国文明传统与跨文化比较,提炼逻辑自洽的标识性概念,用原创性的概念阐释中国的生动实践,并基于更大范围的比较研究赋予中国标识性概念以一般意义,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议题。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论坛之“标识性概念”系列讲座开讲在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徐俊忠首讲“人民”,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