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出版专著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05

1、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荣誉】:该书是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的最终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2009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等奖。

 

【社会反响】:该专著引起广泛关注。光明日报理论版进行了相关的报道。人民出版社哲学编辑夏青为该书写的书评“我国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探索与发展——评《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10期(见附件3)。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写的书评“《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评介” 发表在《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1期(见附件4)。罗洪铁、周琪写的书评“郑永廷新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评介” 发表在《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第02期。中山大学叶汝贤教授、徐俊忠教授书评“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创新——评《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将发表在《现代哲学》2009年第3期。该书被中山大学等许多高校列入考研参考书目。2006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引了1次,2007年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引了3次。中国期刊网查到共有77篇论文、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把该书作为参考文献,其中34篇是论文。该书出版前后,其有关研究成果作为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已经公开发表(30多篇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2、王晓升:《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7月

 

【简介】:哈贝马斯认为,社会既是系统,又是生活世界。社会的发展过程表现为系统的复合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和生活世界不断理性化的过程。在生活世界理性化的过程中社会子系统会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来,并控制生活世界。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控制产生“自由的丧失”和“意义丧失”。要解决“自由的丧失”问题就要建立民主法治国家;要解决“意义丧失”的问题,就要通过交往行动使文化的三个不同领域:道德和法律、科学和技术、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使它们回到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生活世界之中。

3、叶汝贤主编:《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十卷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研究》(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研究》(第五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第六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第七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代阐释》(第八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现代解读》(第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沿问题》(第十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