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发表论文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05

1、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广州日报》2005年11月1日理论版

 

2、章海山:《经济伦理范畴及其体系初探》,《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李尚德:《俄罗斯哲学研究之管见》,《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

 

4、旷三平:《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的本体转换》,《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5、刘森林:《面向读者的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写作模式反思》,《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

 

6、刘森林:《恩格斯与辩证法:误解的澄清》,《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刘森林:《马克思主体观的反思》,《学术研究》2005年第3期

 

8、刘森林:《透视唯物史观中的发展主义》,《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9、徐长福:《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现代哲学》2005年第1期

 

10、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11、徐长福:《希腊哲学思维的制作图式——西方实践哲学源头初探》,《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

 

12、徐长福:《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 5期

 

13、徐长福:《亚里士多德实践概念与马克思实践概念》,《两岸四地中青年哲学家学术论坛论文专辑》,澳门人文科学学会出版,2004年

 

14、郁建兴:《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现时代》,《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15、王晓升:《马克思思想中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批判》,《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6、王晓升:《理性的主观化及其后果》,《福建论坛》2005年第4期

 

17、李宗桂:《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人民日报》2005年2月4日第15版

 

18、李宗桂:《荀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

 

19、李宗桂:《培育现代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羊城晚报》2005年2月24日B6版

 

20、李宗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南方日报》2005年3月2日A07版

 

21、刘森林:《对话与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反思》,《哲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22、郑永廷:《论人的信息异化及扬弃》,《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23、郑永廷:《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24、郑永廷:《执政成本与执政效益的辩证及转化》,《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5、郑永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础与视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10期

 

26、郑永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5期

 

27、章海山:《构建时代需要的道德信仰》,《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8、李尚德:《哲学的魅力-—记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

 

29、旷三平:《在什么意义下说哲学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哲学动态》2005年第10期

 

30、郁建兴:《法国地方治理体系中的中央与市镇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6期

 

31、郁建兴:《复兴国家:国家理论的新形态》,《现代哲学》2005年第4期

 

32、郁建兴:《历史唯物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适用性》,《哲学动态》2005年第9期

 

33、王晓升:《阿多诺对实证主义社会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的批判》,《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34、王晓升:《政治自由观念的三要素——纽曼对政治自由观念的分析及其启示》,《探索》2005年第2期

 

35、谭群玉:《政治转型中的实力竞争》,《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36、常晋芳:《网络的文化与文化的网络》,《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