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发表论文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6-05

1、冯平:《重建价值哲学》,原载《哲学研究》2002年5期,《光明日报》2002年6月11日摘编转载

2、郑永廷:《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展》,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3年第2期转载

3、徐俊忠:《关于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研究的思考》,《哲学研究》第6期上发表论文

4、郑永廷:《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5、郑永廷:《“三个代表”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2期

6、郑永廷:《当代精神文化教育发展研究》,《哲学与现代化》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7、郑永廷:《做与时俱进的爱国者》,《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8、郑永廷:《共产党人是彻底爱国主义者》,《人民日报》2002年1月8日理论版

9、郑永廷:《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南方日报》2002年5月12日理论版

10、郑永廷:《论当代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5期

11、李宗桂:《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审视和新世纪的展望(上)》,《学术界》2002年第1期

12、李宗桂:《儒学的现代化与边缘化》,《传统儒学、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论文集),香港新亚研究所主编,2002年4月

13、李宗桂:《公民道德格言》,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

14、刘森林:《论社会理论中作为悖谬的“矛盾”概念》,《中山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5、刘森林:《马克思矛盾观的澄清》,《哲学与现代化》第2辑刊,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16、刘森林:《二分法与马克思》,《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7、李尚德:《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沉痛教训》,《哲学与现代化》第2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18、李萍:《生命教育的本体及其三个维度》,《生命教育的集思》,台湾中原大学林治平主编, 2002年5月

19、叶汝贤:《把握时代本质 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3日

20、叶汝贤:《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进步》,《光明日报》2002年11月21日理论版

21、叶汝贤:《文化的哲学思考》,《学习时报》2002年9月30日

22、叶汝贤:《关注现实的深层思考》,《深圳特区报》2002年9月14日

23、叶汝贤:《在什么意义上说农民是现代化主体》,《马克思主义研究》第六期

24、叶汝贤:《在什么意义上说农民是现代化主体》,《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6期

25、郑永廷:《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发展》,《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26、郑永廷:《论小康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27、郑永廷:《论当代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原载《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第7期全文转载

28、郑永廷:《与时俱进——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汇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29、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30、郑永廷:《紧跟世界潮流发展马克思主义》,《南方日报》2002年9月25日理论版

31、郑永廷:《现代道德关系的发展》,原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2、郑永廷:《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全国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1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到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7月

33、郑永廷:《理论成果献礼十六大》,《羊城晚报》2002年11月9日理论版

34、章海山:《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5期

35、李尚德:《从苏共亡党看转变党的作风的重要性》,《党的生活》2002年第10期

36、旷三平:《社会认识的悖论分析》,《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

37、冯平:《哲学的价值论转向》,《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38、徐长福:《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学术研究》2002年第11期

39、徐长福:《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0、徐长福:《“旧人”的否弃与“新人”的塑造》,《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41、刘森林:《实践的逻辑与哲学终结的困惑》,《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

42、韩安贵:《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学术研究》200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