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哲学讨论班第5期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2-02

  异质性哲学讨论班第5期于2019年4月11日在中山大学锡昌堂420举行,由中心成员胡志刚副教授(广东省委党校)领读《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僭越与划界》第四章《理论思维的僭越(上)》,王兴赛主持,叶甲斌和周宏胤评论。

  本章主要讨论理论思维在认识上的僭越,揭示了在认知实体过程中,理论思维所进行的参与及其造成的影响。认知实体对理论思维来说本属兼职,但久而久之却被看成了本质,这就构成了在理论思维过程中的理论态度。理论思维通过“个别—一般—个别”的方式作为对实体的认识。但是这种认知,不过是将实体还原为其某种特定的属性,也即将实体认作为虚体的一个实例。

  在本质主义程序的参与下,这种以单一属性作为实体认知的方式获得合理性。该程序在哲学形而上学中的表现就是各种本质主义观念,这些观念也影响了形下科学对实体的理解,比如将特定学科或特定学说所观察到的实体属性看得比实体身上的其余属性更加重要。这样一来,实体身上那些非本质的属性就成为剩余属性,剩余属性是理论思维认知实体的必然产物。这种思维的认知在作用于人类对实体的工程建构时,剩余属性就会以问题属性暴露出来,成为现实的问题,从而也导致了本质主义的合理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