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读书会第23期
实践哲学读书会第23期于2019年11月1日晚在锡昌堂420室举行,本次由2018级博士生饶琳同学领读,阅读文本为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的《团结,还是客观性?》(Solidarity or Objectivity?)。
饶琳指出,该文章主要阐发实在论对实用主义提出的相对主义质疑,以及在对普特南的批评基础上对实用主义所做的辩护。首先罗蒂提出,在人类自身形象的反思形式上,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追求客观性,也就是将人类的团结奠基于客观性,支持这一方式的是实在论者;另一种是放弃客观性追求,将其还原为团结本身,这一方式的代表是实用主义者。针对实用主义者放弃客观性标准的方式,实在论者提出了相对主义的质疑。针对这一质疑,普特南所作出的辩护是在放弃外在客观标准的前提下,将这种标准以普遍的交往方式或不断地重构信念的方式建立在概念内部。罗蒂认为普特南的“内在论”最终还是陷入了一种超历史的科学主义之中。罗蒂认为要真正避免相对主义问题,在于转换问题提出的方式,相对主义是建立在当下西方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思维方式之下,所以无论如何不可能通过概念的分析而获得解决。而事实上,当下所有西方理性科学主义对自身的理性辩护都是基于实用主义的种族中心主义的立场。由此,实用主义本身并不能基于相对主义而获得来自实在论的批评,而这种批评毋宁说是基于种族中心主义。但在本质上,实在论也是种族中心主义的。
讨论环节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罗蒂针对相对主义提出的辩护的有效性,即如果放弃从概念上入手,避开实在论的问题领域,相对主义是否就会得到解决?事实上,按照罗蒂的观点,实用主义所面对的来自实在论的相对主义批判只能是一种种族中心主义的批判,这种批判所根源的实在论及其思维方式属于西方文化或者根源于19世纪以来西方启蒙理性。罗蒂将这种相对主义局限于西方种族内部加以辩护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其将面对来自种族外部相对主义的批判,这种相对主义不仅仅来自西方文化,还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化冲突,因此并不能通过放弃对跨文化价值的追求或坚持种族中心主义来解决。
第二个讨论的问题围绕放弃这种客观性追求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来反思罗蒂对实用主义的辩护。事实上,在哈贝马斯或者普特南看来,追求一种实在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中间道路是有必要的,其一方面需要反对实在论以客观性追求而导致的超历史的“绝对”,同时也要反对由相对主义所带来的事实上的文化霸权。按照罗蒂的观点,在逻辑论证上,它们都最终陷入前一种观点的陷阱,但事实上罗蒂放弃后一种观点也就意味着陷入后一种的现实困境。罗蒂是站在西方或者更确切说是美国至上的文化优势上来做出这样的论证的,其实用主义的中心也就是种族中心主义,它虽然坚持了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但无法避免事实上的文化差距,这种差距最终必然使得这种建立于文化平等基础上的实用主义成为虚假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