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读书会第17期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2-02

  2019年1月9日,“实践哲学读书会”第17期在中山大学锡昌堂420室举行,本次读书会阅读的文本是牟博教授的论文《比较哲学中的建设性交锋如何可能?》(How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in Doing Philosophy Comparatively Is Possible),领读人是周宏胤博士生,主持人是邓伟生副研究员。

  在这个文本中,牟博教授提出了建设性交锋—交融方法(The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strategy),这种方法试图探究,通过反思性的批评(包括自我批评)和论证,来自不同哲学传统的不同进路(不管它们是在文化上、风格上还是方向上存在差异)可以互相学习并共同对哲学在一系列的哲学问题或话题上的当代发展做出贡献。

  建设性交锋—交融方法的一个核心关切是:如何充分地看待来自不同哲学传统的不同进路之间的关系。这个核心关切构成了如下重要的哲学问题的中心部分,即比较哲学中的建设性交锋何以可能?

  为了探索在做比较哲学时如何可能具有充分的方法论指导原则,牟博教授提出了充分的方法论原则的十个前提条件:同一对象承认条件;视角资格承认条件;研究者目的敏感条件;平等地位承认条件;新的有资格的视角可能性承认条件;动态发展敏感条件;互补寻求条件;扬弃寻求条件;承认真正的矛盾同时寻求建构性平衡条件;开明导向的自我批评条件。

  领读结束后,在场的老师与同学们对牟博教授的论证过程进行了充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