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20年第一季度工作简报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2-01

一、科研成果

1、李萍:荀子“礼”教的伦理秩序向度及其逻辑  载《伦理学研究》2020年第1

【摘要】: 与孔孟不同,面对战国末期伦理秩序的深度危机,荀子重新阐释了“礼”,并以礼为核心系统重构了儒家的伦理与教化理想。荀子高扬儒家之礼教乃缘起于他对“人”的重新认识,从“人生不能无群”和情欲的恶之趋向来强调礼教的必要与紧迫。荀子的“群”是个体经由礼之普遍化而向之归复的伦理共同体,“和”与“一”是“群”的旨向与价值特征。但荀子认为“群居和一”的价值合理性不源于天道,而源于人道的觉醒。荀子视“礼”为人道之极,从“道”的高度揭释“礼”的本质,从而使礼之教化与人伦秩序落成获得内在的价值皈依。最后,荀子以礼定分以别异,以乐治心以合同,礼乐之统使教与化、规范与德性、秩序与和谐相互融通而落实于人心。

 

2、李萍: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建构之维”及其逻辑* 载《学术研究》2020年第1

【摘要】:人们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常聚焦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但事实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超越了纯意识界域,触涉意识形态“幻象”背后的社会关系“真实”,从而使意识形态批判具有了启蒙与建构的维度。这体现为: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把实践的先行澄明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起点,并基于此在意识形态批判中呈现人作为主体在意识形态中的生成、隐没与重生的过程,指向使世界革命化、实现人的解放的价值旨趣。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建构之维”及其逻辑,对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3、王兴赛: 从黑格尔的Handlung到马克思的Praxis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实践哲学的两个主题词及其演替  载《哲学研究》2020年第2

【摘要】:通过主题词研究方法,黑格尔的Handlung与马克思的Praxis之间的演替过程能够得到清楚呈现。Handlung在黑格尔客观精神理论中被主题化,它在道德领域指道德意志或主观意志的外显,在伦理领域则既包括市民社会中具有特殊性和中介性的劳动,也包括政治国家中具有普遍性的政治行动。Praxis一开始被马克思主题化理论的现实化和世界化,后来它尤其被理解为劳动一般和革命。19世纪上半叶德国实践哲学中Handlung向Praxis的演替背后是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变化。在马克思时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体现出社会化劳动生产的巨大威力,它支配着包括道德行动和政治行动在内的一切方面,同时引发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和革命。

 

4、王兴赛:青年黑格尔与启蒙——兼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6

【摘要】:根据Aufklärung”及相关词在黑格尔早期(1785—1800)作品中的出现情况可知,启蒙运动构成黑格尔的教育背景,青年黑格尔首先像门德尔松和康德一样肯定启蒙或启蒙运动在科学、艺术、宗教、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黑格尔在这段时期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青年黑格尔在道德宗教层面批判启蒙理智不能真正推动人们的道德和宗教情感。在第二阶段,青年黑格尔在历史性、多样性和现实性层面批判启蒙概念的抽象性和同质性。门德尔松、康德与青年黑格尔对启蒙运动的态度有同有异,且都涉及到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康德和门德尔松的划界方案与黑格尔的和解方案都存在问题,或许更为可取的做法是在划界基础上对理论问题采取理论思维,对实践问题采取实践思维。

 

5、吕晓琳:毛泽东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原则思考——以《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为中心 载《现代哲学》2020年第2期

【摘要】:2019年是毛泽东召集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60周年,今天的我们应更明确毛泽东对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在读书过程中,毛泽东不仅对苏联教科书的编写方式和内容观点有诸多议论,还提出中国如何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一问题,旨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不仅提出“虚”“实”结合的基本遵循、既要“有经济”也要“有政治”的理论定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要求,还对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具体写法给出建议。重新回顾毛泽东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原则的思考,对今天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6、荣伟杰:论恩格斯发展观的无限问题——也谈其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  载《现代哲学》2020年第2期

【摘要】:发展的观点在恩格斯多篇著作中有详细论述。根据恩格斯,发展的永恒性在于其无限性。这种无限首先是一种潜无限,即无限的连续性与可分性;同时又是一种存在于未来的实无限,作为完成了的终结支撑起历史的完满性。它们异质而不融贯。恩格斯援引黑格尔的辩证法以求解无限问题,而前者是黑格尔批判的,后者是黑格尔不承诺的。

 

7、张 政:社会关系与社会形式的文本意义新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思想分界意义的再思考 载《现代哲学》2020年第2期

【摘要】:传统认识中,一般认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作为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理论分野的重要标志。但是,这忽视了《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承认费尔巴哈已经表述了同样的思想。在社会理论上,马克思真正超越费尔巴哈之处,在于《提纲》第六条的“批判”和第七条“一定的社会形式”。依托这两个概念,马克思通过分析具体的、阶段性的社会形式,追求社会形态进步的基本取向,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对这方面的重新厘清,对今日中国现实启蒙和现代化批判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8、恩格斯与唯物主义[1] []肖恩·塞耶斯/  覃万历/[2]  载《现代哲学》2020年第2

【摘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或发生的一切都是物质的,可以用纯粹自然的术语来描述和理解,不必求助于神圣创造者或非物质的心灵。这种哲学是自然科学方法的基础。但恩格斯强调,将这种一般的哲学观与特定思想家在特定时期提出的特定形式区别开来是重要的。唯物主义往往作为狭隘的、机械论的和还原论的哲学出现,恩格斯称这种形式的唯物主义为“机械”唯物主义,如今它通常被冠以“物理主义”之名。在恩格斯看来,这并非唯物主义的唯一形式。恩格斯致力于发展一种非机械论的、非还原性的哲学的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是原创性的,并且具有重要的当代哲学意义。

 [1] 本文已取得作者授权翻译,中文首发。

[2]【作者简介】: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英国肯特大学荣休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译者简介】:覃万历,哲学博士,(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博士后。

 

二、关于学术影响力转载

2019年度重要转载来源作者代表作索引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后文简称重要作者)是指在一定周期内,被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转载论文数量较多且被学术同行评议为论文质量较高的作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期内中国人文社科领域较为突出,较为活跃的学术群体。本次推出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年版)》,入选哲学重要作者有77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徐长福教授是其中之一。

1、关于马克思主义第一哲学两种模式的思考,人大复印《哲学原理》2017年第11期,原文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2、主词与谓词的辩证 人大复印《哲学原理》2017年第8期,原文出处:《哲学研究》2017年第5期

3、论马克思早期哲学中的主谓词关系问题 人大复印《哲学原理》2017年第02期,原文出处:《哲学研究》2016年第10期

 

三、获奖:

1、2019年10月,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集体一等奖《孙中山史事编年》(全12卷),谭群玉教授参与撰写《孙中山史事编年》第八卷。

2、2020年1月,桑兵教授撰写的历史学著作《孙中山史事编年》(全12卷)荣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体二等奖 , (谭群玉参与撰写《孙中山史事编年》第八卷)。

 

四、社会咨询服务方面

1、2019年,李萍教授担任会长的广东伦理学学会、马克思主义学会完成换届,顺利当选广东伦理学学会会长、马克思主义学会名誉会长,马天俊教授当选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谭群玉教授当选秘马克思主义学会秘书长,黄晓平老师当选监事。

2、广东省社科联推荐广东伦理学会,2018年获得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奖,2019年李萍会长获得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奖。

3、2019年,李萍教授受聘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两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