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17年第三季度工作简报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2-01

一、科研成果

论文类:

1、徐俊忠:“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革新的重要论述”,载《红旗文稿》2017年第15期

摘要:论文的基本内容是对习近平同志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业政策改革等重要思想的研究和阐述。论文明确提出“当前,建立以在地农民为主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值得探索”,分析这种新的集体经济组织与改革开放前的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着根本不同的性质,强调“这种意义的集体,决不是回归老路,而是一种全新的飞跃”。

 

2、张慧鹏:“集体经济与精准扶贫:兼论塘约道路的启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6期

摘要:精英俘获是以往扶贫开发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投入农村的大量扶贫资源都被各类精英垄断,无法到达真正的贫困户手中。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精英俘获,但在当前的实践中,基层扶贫部门仍然严重依赖乡村社会精英来完成任务指标,扶贫再次异化成为扶大户。精准扶贫实践中的种种乱象折射出国家基层治理的困境,根源在于分田到户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瓦解,村社共同体解体,国家直接面对数量庞大又高度分散的个体农户,交易成本过高。去组织化的农民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单打独斗,也很难获得成功。只有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彻底摆脱贫困。贵州塘约的经验表明,新时期农村的再集体化,不仅有必要性,而且有可能性。

 

3、马天俊:“蛹隐喻:《资本论》的一种阐述方式”,载《哲学研究》2017年第9期

摘要:《资本论》的阐述方式马克思自己解说过,后世学者也发挥补充过,但从《资本论》文理的实际看,仍有未得深究的方面。从商品到货币到资本的进程的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隐喻描述和论证,似乎就是一个这样的方面。《资本论》系统性地运用借自昆虫学的蛹隐喻,形成独到的描述和论证,既精确地表述了独特的问题意识,又阐明了具有独特辩证倾向的政治经济学学说。离开这种奠基性的隐喻,《资本论》的基本事实就无从呈现,其说理及结论就难以达成。客观地探究上述议题,既是对伟大作品的尊重和纪念,也是对伟大思想家的尊重和纪念。

 

4、王兴赛:“公民宗教与民族共同体——黑格尔‘图宾根片段’政治哲学解读”载《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22辑。

摘要:在“图宾根片段”中,黑格尔延续了在斯图加特时期的古典共和主义理念,并在新的社会情势和智识背景下努力阐发一种现代公民宗教思想,即他所谓的民族宗教。黑格尔的公民宗教思想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公民宗教为原型,并显然属于西方文艺复兴以降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和卢梭等人所构建的近代公民宗教谱系。黑格尔在理性基础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对此加以推进。“图宾根片段”中的公民宗教架构与问题意识几乎支配了黑格尔接下来两个时期思想的发展。

 

转载:徐长福“主词与谓词的辩证——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础探察”(《哲学研究》201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9期转载。

 

著作类:

吴重庆教授专著《孙村的路》英文版近日出版发行。

The Path to Sun Village: Gods, Ghosts,and People in a Post-Revolutionary Society, by Wu Chongqing,translated by Matthew A. Hale, Brill,2017.

 

二、创新迎新工作思路,增强学科建设实效

9月4日,2017级马哲研究生新生见面会暨学前培训顺利举行。今年的迎新工作与往年不同,不仅安排是师生见面,而且谋划学前培训,使新生及早了解学术规范,增强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本所人员结合各自的岗位职责,精心组织有关学术、管理、图书资料的查询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李萍所长首先主讲“学境三思”;徐俊忠教授主讲“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史介绍”;徐长福教授和同学们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邓伟生专职系列人员介绍“外文文献的查找与使用规范”;马天俊教授主讲“基础文献的查找与使用规范”;谭群玉教授讲解“文献的学术分类与运用”;陈长安讲师主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九个重要版本及历史考证版的价值和利用”;林育川副教授主讲“马哲论文写作的几点建议”;吴重庆教授主讲“如何做农村调查”;黄晓平老师就基地办公室工作中与同学们密切关联的事项进行了细致地讲解。最后,资料员李静萍老师就基地资料室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带领新生参观马哲资料室。

这样务实、高效的迎新学术活动,新生受益匪浅,且有利于增强马哲学科的建设。

 

三 、学术交流

12017年9月 21日,中国社科院金民卿教授与本所部分研究人员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2、2017年7月23-25日,谭群玉教授参加在银川北方民族大学举行的“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17年年会,在会上作了“唯物史观中国解释的现实向度”的发言。

 

3、2017年8月26-27日,谭群玉教授在沈阳东北大学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新之路”,在会上作了“唯物史观中国解释的现实向度”的发言

 

4、2017年9月22-24日,谭群玉教授赴厦门大学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中国社科院马工程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资本论》研讨——第六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在论坛上作了“许涤新、王亚南与《资本论》的原理解读与现实运用”的大会发言。

 

5、2017年5月20-21日,龙霞讲师参加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的“对话马克思”青年学术研讨会,作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目的论视域的批判和拯救”的会议发言。

 

6、2017年8月25-26日,龙霞讲师参加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马克思与中西方思想传统”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规范性意蕴”的会议发言。

 

7、2017年8月4-6日,马天俊教授参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公共阐释:中国阐释学的理论建构”高端研讨会,做了题为“阐释的公共性与人的历史性前提:从马克思的框架出发”的学术报告。

 

8、2017年8月31日至9月2日,马天俊教授参加由台湾政治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做3场学术评议和指导。

 

 

四、其它有关科研情况的报告

1、谭群玉、楚秀红著:《孙中山史事年编》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8月版。(《孙中山史事年编》共12卷,桑兵主编)

 

2、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通知》,中山大学入选全国36所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哲学等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