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07年第二季度工作简报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1-30

一、项目结项

1、由旷三平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批准号为:03/04B03)“马克思社会存在论及其当代价值”顺利通过结项,结项等级为良好。结项证书号:GH2007009。

2、由李尚德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01BZX005)“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顺利通过结项,结项等级为良好。结项证书号:20070125。

 

二、学术交流

1、本所专职研究人员刘森林教授以合作研究的方式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为知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期一年,从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

2、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7年年会在新疆召开,我所李尚德教授应邀出席。

2007年8月20日至24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7年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

3、李尚德教授随广东省人才管理考察团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考察、访问。 

 

三、学术论文

1李宗桂:汉代礼治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 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2、刘森林:从浪漫派的“存在先于意识”到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9期

3、李尚德教授的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备受俄罗斯同行的关注。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格奥尔盖耶夫在俄罗斯《哲学问题》(2007年第5期,纪念《哲学问题》创刊60周年专辑)上撰文,对我所李尚德教授的专著《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进行了专门的评述。

4、徐长福:自然直观与符号指谓 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7期

5、谭群玉:“马克思主义:中国与西方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

 

四、其他情况

1、顾海良(本所兼职教授)荣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他的获奖专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是本所标志性成果《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系列丛书之一,

2、2007年7月,“马克思主义:东方与西方的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成果(英文版)《论文集》正式出版。

3、2007年8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第四版高校与科研院所中刊发“中山大学马哲所基地建设纪实――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