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04年第一季度工作简报
一、科研成果
论文 13 篇
1、叶汝贤教授在《广州日报》理论版2004年3月29日发表论文“以人为本≠人本主义”。
2、郑永廷教授在《中国教育报》理论版2004年1月20日发表论文“高校德育的历史与评说”。
3、郑永廷教授在《南方日报》理论版2004年2月4日发表论文“党的思想路线新的时代内涵”。
4、章海山教授在《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市场经济的伦理定位”。
5、旷三平教授在《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知性”考辨。
6、旷三平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 “诘问与反驳”。
7、王晓升教授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从异化劳动到实践”。
8、刘森林教授在《现代哲学》2004年第1期发表论文“论相对于生产力的自然破坏力”。
9、刘森林教授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发表论文“评实践的主体性解释模式”。
10、徐长福副教授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论文“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
11、徐长福副教授在《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论马克思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
12、郁建兴教授在《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全球文化变革与我国的文化政治策略”。
13、郁建兴教授在《哲学研究》2004年第3期上发表论文“人道主义批判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二、学术交流:
- 本所所长、广东哲学学会会长叶汝贤教授于2004年3月20日主持召开广东哲学界“以人为本与科学的发展观”学术研讨会。
- 刘森林教授在2004年3月20日由广东省哲学学会主办的 “以人为本与科学的发展观”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何为“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发言。
- 郑永廷教授于2004年3月24日在武汉大学参加由武汉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理论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
- 郑永廷教授于2004年3月27日在北京行政学院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
- 李尚德教授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学术交流。此次交流旨在为完成李尚德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而展开的学术调研。在莫斯科大学期间,李尚德教授分别拜会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斯杰宾,俄罗斯科学院通迅院院士、俄罗《哲学问题》杂志主编列克托尔斯基,莫斯科大学副校长、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米洛诺夫教授等。在莫斯科大学期间,李尚德教授应邀参加了三次国际学术会议,1、纪念苏联著名哲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凯德洛夫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2、全俄教育工作会议——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3、国际第二届《大学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这三次会议从现实与历史的角度,评价了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巨大成果,探讨了当代哲学向何处去的问题,同时也从哲学角度分析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哲学的社会功能。
三、学术报告
1、郑永廷教授2004年3月10日至12日在湛江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湛江医学院举行学术报告“高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人才工程建设”, 三校中层以上干部反映良好。
2、郑永廷教授2004年3月16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举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术报告会,在两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3、郑永廷教授2004年3月24日至25日在湖北省教育厅、武汉大学举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高校人才建设工程”学术报告会,湖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教师反映良好,录音、录像转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