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02年第三季度工作简报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1-30

1、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暨本研究所工作会议召开

中山大学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暨本研究所工作会议于7月27日至29日在惠州市大亚湾召开。叶汝贤所长向校领导、社会科学处、人事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就科研成果、队伍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汇报,指出本基地建设的三个亮点是“211”工程科学研究、重点学科、和刊物《现代哲学》的主编。他还就目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迫切问题、实际困难向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反映,希望继续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表示要以争取基地的干劲来建设好基地。

叶汝贤所长在本所工作会议上,谈到江总书记从去年开始多次强调研究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他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态度明朗。既要坚决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又要坚决反对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中国化。

③创新。立足中国的实际,把基础理论研究同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会上,其他研究人员也畅所欲言,就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基地举办学术会议情况

本基地将于2002年10月22日至24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央马列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共同主办“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叶汝贤教授、徐俊忠教授、郑永廷教授、钟明华教授、旷三平教授将参加此会。为保证会议的顺利举办,9月23日到26日,我所行政副所长旷三平教授进京参加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 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工作会议。

 

3、人事变动情况

本所最近调入了四名研究人员:旷三平教授、徐长福、谭群玉和常晋芳博士。他们的加盟,大大加强了我所科研的整体力量。

 

4、科研成果:

① 旷三平教授在《现代哲学》第二期上发表了论文“社会认识的悖论分析”。

②刘森林教授在《现代哲学》第三期上发表了论文“实践的逻辑与哲学终结论的困境”。

③本所博士生潘逸阳的博士论文《农民主体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叶汝贤教授作序 “在什么意义上说农民是现代化主体”。目前发行情况良好。

④本所博士生田丰副研究员,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表了《文化先进论》,该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好评。叶汝贤教授为该书作序。该书主要探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进步问题,结合对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文化思潮、文化矛盾和文化现象的分析,从哲学上揭示了全球化与文化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进步的动力、过程、机制和规律,对于正确认识文化在人类解放历史进程中的崇高使命、重建人类精神家园、发展开放兼容、综合创新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对于构建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哲学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⑤李尚德教授(第二作者)在《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五期上发表论文:从哲学角度看    “话语”——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

 

5、学术交流

① 刘森林教授作为《现代哲学》副主编,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在秦皇岛举办的由全国期刊规范编排工作会议。

②徐俊忠教授作为《现代哲学》主编于9月19日至20日参加了由上海《学术月刊》主办的“历史与现实:学术期刊与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学术讨论会。

 

6、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本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以来,制定了国家重点学科十五专项经费使用方案。经过充分研究酝酿,为进一步提高本学科的研究水平,将组织若干课题组协作攻关,确立一些重大科研项目。初步的设想如下:

① 叶汝贤教授主持的“唯物史观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成员包括旷三平教授、韩安贵副教授、常晋芳博士,以及所内此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②徐俊忠教授主持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史”研究,成员包括黄椰英副教授、谭群玉博士以及所内此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③李尚德教授主持的“20世纪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成员主要由李尚德教授和他的博士研究生组成。

④刘森林教授主持的“实践与主体性的哲学批判: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由刘森林和徐长福博士以及所内此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

 

7、其它情况报告

①刘森林教授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三等奖(2002年7月30日)

②刘森林教授的《发展哲学引论》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③本所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公用设施使用的管理制度。

④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重大委托项目、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持研究、由叶汝贤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丛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充分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精神,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献礼。

⑤《现代哲学》杂志第三期发行。《现代哲学》杂志从今年开始在我基地主编,出版后其学术水平和格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该刊物有利于把全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联络起来,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阵地。

⑥为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我所争取到一名特聘教授的名额,拟在《光明日报》上向国内外发布招聘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