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02年第一季度工作简报
1、《哲学与现代化》第二辑已正式出版。
2、《现代哲学》杂志由我所主编。
广东省哲学学会决定,《现代哲学》杂志从2002年开始,由本研究所负责主编。广东省哲学学会会长,本所所长叶汝贤教授担任杂志社社长,徐俊忠教授担任主编。今年第一期即将出版发行。本刊发稿范围覆盖哲学一级学科,并将特别关注现代哲学发展动态,注重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近期本刊特别关注的主要问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问题;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与价值冲突;社会公正与人权哲学;当代伦理关系的转型与伦理学的发展;宗教多元主义与宗教宽容;现象学研究;哲学经典的现代解释;社会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当代科技发展与价值;逻辑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逻辑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前沿理论等。
3、本所承担的“211工程”子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2002年3月26日由本研究所承担的“211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子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本项目涵盖两个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211工程”建设的资助和带动下,通过五年建设,取得重大效益:两个学科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条件建设和咨询服务等方面都得到跳跃式发展,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具体标志为:2000年9月,本建设项目所依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被批准为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立项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没有硕士授予权,5年之内连续被批准为硕士点和博士点;2002年1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4、学术交流信息:
(1)我所专职研究人员李尚德教授将于近期赴俄罗斯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就由他主持的200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课题与莫斯科大学的学者进行深入交流。
(2)应本基地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魏小萍教授于4月8日至9日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举办学术讲座。魏小萍教授就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论争的哲学基础、东德受挫的原因及德国统一后的现状以及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5、科研成果:论文类
(1)郑永廷教授在2002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发表论文“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丰富与发展”。
(2)郑永廷教授在2002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论文“三个代表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3)郑永廷教授在2002年2月《人民日报》理论版上发表论文“共产党人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
(4)李宗桂教授在2002年第1期《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上发表论文“再论文化名人与文化发展”,该文在《光明日报》2月26日理论周刊学术版上进行了介绍。
(5)李宗桂教授在2002年第1期《学术界》上发表论文“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审视与
新世纪的展望”。
(6) 章海山教授于2002年1月17日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发表论文“美学艺术的全方位图景”。
(7)章海山教授在2002年第3期《高校理论战线》上发表论文:“(纲要)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发展”。
(8)章海山教授于2002年2月24日在《南方日报》理论版上发表论文:“(纲要)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发展”。
(9)肖滨教授在2002年第2期《东方文化》上发表论文“上帝·律法·宪政”。
(10)肖滨教授在3月22至24日参加由南京大学主办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公共哲学”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联邦主义---大国宪政与民主的桥梁”的发言。
(11)刘森林教授在2001年第六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生产力与反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