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01年第三季度工作简报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11-30

1、本所决定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文库”。9月20日,叶汝贤教授在北京与人民出版社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文库》丛书的出版,签订了“出版协议”。

2、中共广东省宣传部委托我所主编出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系列丛书,该丛书10个选题已陆续同作者签订合同。该丛书由叶汝贤教授任主编。

3、9月18日广东哲学学会常务委员会议在本所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会长叶汝贤教授主持。会议一致决定从明年开始,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现代哲学》,由叶汝贤教授担任杂志社社长,徐俊忠担任主编。

一、学术交流

1、李宗桂教授于7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参加了由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中国哲学与二十一世纪文明走向”(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大会上作了“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互补”发言。

2、2001年8月至8月15日,李尚德教授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行访问、交流。此次出访是落实有关互访邀请事宜,并联系莫斯科大学著名教授科西切夫赠书及有关基地的个别博士论文在俄出版的有关事项。

3、郑永廷教授于2001年8月,在省委参加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的发言。

4、郑永廷教授于2001年8月,在省委参加由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主办的“三个代表”思想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作了题为《“三个代表”思想的时代特征与现代价值》的发言,并作为省委组织部宣讲团成员奔赴20多个厅级单位、部队作报告。

5、2001年7月至9月,郑永廷教授应邀到清华大学、福建师大、武汉大学等地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的学术报告。

6、冯平教授于8月23日至27日,参加了由澳门哲学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在澳门主办的“全球化与当代哲学”研讨会,作了题为“全球化与哲学之理念”的发言。

7、2001年9月18日至9月30日,李尚德教授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行学术访问,落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开展学术交流协议的有关事项,包括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科西切夫教授来访及本所代表团访问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等事宜。

8、冯平教授于9月20日至21日,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价值哲学研究室主办的“价值哲学”研讨会,作了题为“价值哲学理念的复兴与哲学的价值论转向”的发言。

9、9月20~22日,叶汝贤教授、刘森林教授参加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全球代——《德意志意识形态》与现时代”国际学术讨论会。会上刘森林教授作了“群体中的自由与外推空间: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谈起”的发言。

10、9月10日至20日,任剑涛教授参加由中华外国哲学研究会原创文化研究会主办、在兰州举行的“原创文化与当代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作了“德性伦理、自由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发言。

11、9月23日,叶汝贤所长参加由四川大学举办的“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类)主任联席会”在会上就基地建设交流了意见。

二、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类

1、郑永廷教授于2001年6月出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2、郑永廷、李萍教授2001年9月出版了《粤港澳台高校德育比较研究》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3、李萍主编的《粤港澳文化关系研究》于2001年8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4、李尚德主编的《默默的播火者》于2001年9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论文类:

  1. 章海山教授在《哲学动态》第四期上发表“二十一世纪道德创新的思路”
  2. 刘森林教授在《哲学动态》第六期上发表“社会世界:马克思主义矛盾辩证法的新视界”
  3. 任剑涛教授在《学术研究》第八期上发表“重申方法”

三、其它

1、本基地于7月20日至23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举行全体研究人员会议,会上大家认真学习了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顾海良司长的总结。全体研究人员讨论并通过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管理与奖励修改意见”。大家就本基地如何进一步发展,集思广益,探寻新的思路。

2、章海山教授出版的《道德的转型和建构》获华南地区出版系统学术专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