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2001年上半年成果简报
一、关于两个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
1、两个重大项目的阶段性进展:
“唯物史观与广东率先基本实现代化研究”研究进展
课题组成员阶段性成果
(1)王晓升教授负责的子课题“社会发展中的价值问题研究”已经初步完成,已交来书稿,书名暂定《价值冲突――市场经济中的德性与效率》。
(2)叶汝贤教授发表两篇相关论文:
《唯物史观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三期)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 2001年第四期发表)
(3)杨耕教授负责的子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马克思辩护》(专著, 即将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关于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的再思考》(哲学研究,2001年第五期)
《马克思如何成为西方哲学的开创者》(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4)冯平教授发表两篇相关论文:
《价值哲学基础的批判与重构-马克思哲学范式的重新解释》
(哲学研究2000、11增刊)
《回眸与展望——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哲学动态 2001年第四期)
(5)韩安贵博士发表的论著: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专著 将于2001年10月出版)
《试论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论文 现代哲学 2001年第一期)
《试论历史必然性与价值选择性的统一》(哲学与现代化,2000年第三期)
(6)刘森林教授发表论著:
《发展哲学引论》(专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2)
《论发展哲学的学科定位》(论文,哲学与现代化 2000/2)
《论唯物主义的层次》(论文,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0/4)
《发展视域内的二分模式:批判与反思》(论文,中山大学学报 2000/4)
《现代化与自发性》(中大哲学文库:《当代中国建设哲学》1999/12)
《“恶”与发展》(中大哲学文库:《当代中国建设哲学》1999/12)
下一步研究计划
(1)今年下半年杨耕教授驻所进行研究,力争其所负责的子课题(唯物史观前沿 问题研究)在年底前完成初稿。
(2)刘森林教授主持的子项目(中国发展哲学研究),正在进行过程中,争取明年5月底结项。
(3)梁桂全教授主持的子项目(广东率先实现代化问题研究),已有多项调查报告,争取今年底、至迟明年3月底完成。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进展情况
李宗桂教授主持的本项目研究进展顺利,正在按照预定计划进行。课题组已经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1、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的分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
3、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
4、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民族精神;
5、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
目前已完成初稿,约有20万字,将在进一步深化的基础上,修改、定稿。
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如下:
李宗桂教授发表的相关论文部分:
(1)《孔子从道思想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中国哲学史 2000年第二期)
(2)《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刍议》(《哲学与现代化 》 第一辑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出版)
(3)《初级阶段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学术研究 2000年第6期)
(4)《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学术研究 2000年第8期)
(5)《从文化建设实践看先进文化的方向》(深圳特区 2000年8月20日第17版)
(6)《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哲学研究 2001年第1期)
(7)《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文精神》(《思想家》第一辑,江苏教育出版200年10月)
(8)《以德治国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术研究 2001年第四期)
(9)《简谈中国古代的“以德治国”》(广东宣传 2001年第四期)
著作部分:
李宗桂主编:《大思想家与中国文化丛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6本,分别是《孔子与中国文化》、《孟子与中国文化》、《王充与中国文化》、
《朱熹与中国文化》、《戴震与中国文化》
这套丛书是国家出版重点图书,起步比本研究课题要晚,现将其纳入本课题,作为前期准备工作之一部分.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抓好《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丛书》的工作,力争2001年底全部出版
抓紧中国文化建设系列著作的写作.这个系列,预定完成3部著作,
《中国文化要论》、《 中国近现代文化要论》、《中国当代文化要论》
其中,《中国近现代要论 》 力争年内出版,中国文化要论争取明年上半年出版,中国当代文化要论将在2003年初完成。
二、学术研讨会成果
在此期间,主办了三个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广东省社科院、深圳市社科院协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26~30日先后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召开。会议由徐俊忠教授主持。所长叶汝贤教授在致开幕词时,建议创办中国的“马克思哲学论坛”,每年举办一次,这次算第一届。
来自全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谈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解时,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指出,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人们长期以来以“前康德的”方式理解马克思哲学,因而误解了它,只有真正理解康德哲学才能形成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吉林大学高清海、孙利天认为,马克思彻底完成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颠倒,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但是当我们想要进入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时,根深蒂固的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却把我们拉了回来,把马克思颠倒了的哲学观又重新颠倒了过来。因此必须真正掌握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解。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强调必须通过历史性的文本解读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言说。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认为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解,就必须在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与把握现时代的时代精神之间保持张力。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教授通过把马克思的思想划分为关于重要历史事件的历史结论、社会历史理论和关于人的存在的思考三个层面,提出发挥马克思学说的当代价值关键是要发掘马克思思想中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性这一深层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借用德里达的话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不可超越有两点原因,一是马克思哲学已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我们的意识中了,二是当代的哲学思想从根本上说没有超出马克思的问题域。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从思维范式、社会批判功能和重建中国哲学三方面谈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并指出在新的世纪,马克思哲学将构成中国哲学重建的一个积极的、非常重要的中介。徐俊忠教授论述了马克思人权思想的当代价值问题,认为马克思确立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价值原则,永远是关怀提升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人们所向往和景仰的境界;冯平教授论述了今后应如何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刘森林教授提出要从实践的自崇拜转向实践的自批判。广州市社科院李明华提出必须从当代科技发展、全球资源和环境危机等方面探讨实践问题。
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对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且有深意的观点。
(2)“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价值哲学——中国首届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与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由国际价值研究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协办的“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价值哲学——中国首届价值哲学国际研讨会”于2001年6月15日至17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大会由本基地专职研究人员冯平教授主持,包括国际价值哲学学会会长G.Jhon Abbarno及秘书长 David E.Schrader、国际价值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主编Thomas Magnell在内的,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西班牙、墨西哥、爱尔兰、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位价值哲学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为大会提交了论文、出席了大会并作了大会发言。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的郑永廷、刘森林、翟振明、张宪参加了这次大会。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21世纪哲学的使命和价值哲学的重建”“全球化与价值冲突问题”;“价值研究的传统难题”;“现实问题的价值论研究”。
目前该会议的论文集正在编辑之中。
(3)“第九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第九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6月25日至29日在中山大学召开 。会议由钟明华教授主持。会议收到
中韩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37篇,与会的中韩双方代表共51位,包括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刘启林研究员、韩国伦理学学会会长金镐城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肖川博士等知名学者。会议围绕着“社会变革中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的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三、科研成果:
叶汝贤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唯物史观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上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郑永廷教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2001年4月7日发表《论以德治国与以德育人》
在《教学与研究》刊物上发表《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发展》
在《新华文摘》2001年第三期上发表论高校德育的功能发展
在《当代教育》(香港出版,华文国际刊物)2001年第四期上发表论文《论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
李宗桂教授:在《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以德治国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任剑涛教授:在《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上发表论文《现代性、历史断裂与中国文化转型》
在《学术月刊》2001年第一期上发表《 现代性的中国关怀》
章海山教授:在《学术研究》2001年1期发表《论经济与伦理的中介》
在《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三期上发表《举旗创新 创造辉煌》
在《学海》2001年第一期上发表《论作为经济伦理的竞争范畴》中国人民大
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蔡 禾 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一期上发表《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对管理行为的影响》,《新华文摘》上全文转载
李新春教授:在《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上发表《家族化企业的管理革命》
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四期上发表《中国国有企业重组的企业家机制》
桑兵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四期上发表《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